【编者按】榜样是一盏明灯,为我们指引方向;榜样是一面旗帜,为我们凝聚向上的力量。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时代新风、传递文明力量,引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学先进、赶先进,即日起,枞阳县融媒体中心推出《榜样》系列报道,推出榜样人物、榜样集体、榜样事迹,让一个个鲜活形象成为看得见的镜子,触得到的旗帜,让他们的故事激励更多枞阳人,以榜样的力量弘扬社会主旋律,为现代化美好枞阳建设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11月13日,枞阳县经开区安徽玉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节奏紧凑,工人们正全力赶制订单。公司党支部书记疏红桃的身影在质检岗与涂布机之间来回穿梭。她俯身察看刚下线的压花革面纹路清晰度,伸手触摸涂层的厚薄均匀度,与技术骨干蹲在设备旁逐项核对工艺改进后的能耗数据。对她而言,每一米革料的质量,每一个百分点的效率提升,都是企业生命的脉搏。
破茧成蝶:党建引领下的管理者蜕变
2012年8月,疏红桃正式负责玉堂公司内部管理工作。面对陌生的企业运营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她选择将党建工作作为破题的关键。“作为企业党组织书记,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把企业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和家乡建设大局中,才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疏红桃如是说。
在她的建议与谋划下,玉堂公司启动高端人才引育计划,系统推进管理升级与生产工艺改革。十年磨一剑,她带领团队累计帮助企业制定3项行业标准、斩获33项国家专利。2021年,依托技术攻关团队组建的“疏红桃劳模创新工作室”获铜陵市总工会正式认证,标志着这位当年的企业“小白”已蜕变为行业内资深管理者。
敢为人先:乡镇企业的“标准突围战”
对一家起步不久的乡镇企业而言,申报行业标准无异于攀登技术高峰。行业标准制定需扎实的生产数据、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广泛的行业认同,每一环节都充满挑战。但疏红桃带领玉堂公司选择破釜沉舟、知难而进。
她亲自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开启了一场艰苦的标准攻坚之旅。专班成员反复收集整理企业十余年生产经验,统计分析海量技术参数;辗转奔波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接咨询,多次赴高校科研院所请教权威专家学者,与同行企业深入切磋汲取经验……短短一年多时间,硬是将雨衣、儿童雨衣、帐篷用聚氯乙烯人造革3项行业标准初稿从蓝图变为现实。
2023年10月22日,工信部正式公布玉堂公司申报的《雨衣用聚氯乙烯人造革》行业标准,并于2024年4月1日起全面实施。这是枞阳县历史上首家企业申报的行业标准获批,实现了县域产业标准制定“零的突破”。目前,《儿童雨衣用聚氯乙烯人造革》行业标准已通过多轮评审,报工信部待公示;《帐篷用聚氯乙烯人造革》行业标准正处于专家评审阶段。3项标准全部落地后,将极大提升企业话语权与市场竞争力。
创新铸魂:劳模工作室激活发展动能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力。”疏红桃始终将技术创新置于战略核心。她身先士卒,带领团队积极与军方单位、高校研究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成功研发出耐高温多功能面料、防红外线雷达特种面料等高端产品,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疏总非常重视产品创新和技术改造,特别是以劳模工作室为平台,带领公司技术骨干攻坚克难。”生产总监周正文介绍道。去年,工作室团队成功攻克的“水性网涂湿布工艺”项目,在省级职工技能大赛中一举夺得金项目奖,充分彰显了劳模团队的创新实力。
在疏红桃推动下,劳模创新工作室已成长为集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工作室实施“三培养”模式——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近三年成功发展2名党员、6名入党积极分子,将红色基因深度融入企业创新链条。
红色引擎:让党建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2022年,疏红桃前瞻性推进党建工作与公司顶层架构有机融合,在全县企业中率先完成“党建入章”,将党组织作用发挥写入公司章程,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她亲手打造的“党建引领、百年玉堂”党建品牌,已成为企业文化核心标识。
“在疏书记领导下,我们将‘党建引领、百年玉堂’确立为战略决策,探索出党员与骨干双向培养的有效路径。”党支部副书记杨桓和表示。通过党建赋能,公司先后获得“全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全省新时代青年先锋”等荣誉称号,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显著增强。
这种深度融合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效益。销售人员在向客户推介产品时,总会重点介绍公司在行业标准制定方面的领先地位与标准化生产流程,极大增强了客户信任度与品牌美誉度。市场反馈证明,党建引领下的标准化建设,已成为玉堂公司开拓市场的“金钥匙”。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自主创新为抓手,争取打造布料行业标杆,为人民群众制造更多优质产品,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枞阳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玉堂’贡献。”谈及未来,疏红桃目光坚定。(王章志)
|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







